六燃與清華大學的歷史小故事
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清大成功湖,在以前其實是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330公頃裡的一個消防湖,就是萬一燃料廠發生火災,就能從湖裡取水去滅火。而新竹火車站東門城有一條曲線其實就是台鐵的鐵路縱貫線,日本時代沒有高速公路,可是六燃其實是在一個很重要的位子上,旁邊有隆恩圳跟汀埔圳,會選擇一個有鐵路有水的地方是因為這個地方是一個合成場,合成場是透過發酵的方法在合成異辛烷,所以需要很多的天然瓦斯,天然瓦斯是從竹東過來,鐵路可以把原物料糖跟煤運到六燃廠房的附近。蒸氣用來把合成物料滅菌,使得合成原料發酵過程沒有細菌沒有污染。
說到這你大概就有個初步的概念,大概就會知道為什麼工研院會在這裡,工研院其實就是以前的竹東天然瓦斯研究所,慢慢經過幾個階段的改變,成為現在的工研院, 1956年清華大學地方復校也是因為六燃燃料廠的工業基礎,所以選擇在這裡復校,而復校的第一個研究所就是原子科學研究所,然後1958年稍微慢2年,交大也在這個地方復校,有沒有發現這兩個學校理工都非常強,你們大概可以對新竹、對六燃有個簡易了解,因為有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,而產生在當時的高科技合成技術,所以也就有後來的工研院、交大及清大理工學院通通聚集在這地方,然後造就的新竹科學園區也在這個地方出現,其實都是有關係的。所以我們去回顧這段歷史,我們就會對新竹的身世有所了解,就會理解新竹的發展是如何演變過來的。